中元节、盂兰盆节、鬼节:三者的区别与联系!
- 2025-09-05
- 作者:沈阳陵园网
在中元节、盂兰盆节、鬼节这些名称面前,许多人常常感到困惑:它们是一回事吗?其实,这三个节日虽然都在农历七月十五左右,且都与祭祀祖先有关,但起源和文化内涵各有不同。
鬼节源于民间俗信,被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是“鬼月”。传说七月初一阎王打开鬼门,让鬼魂返回阳间觅食、享受供奉,七月最后一天再返回阴间。因此整个七月,尤其是七月十五,民间都会进行祭祀活动。
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,与上元节(元宵节)、下元节合称“三元”。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“地官赦罪日”,地官会在这天降临人间,校戒罪福,为人赦罪。道家宫观会举行斋醮等法会,普度孤魂野鬼。
盂兰盆节则源于佛教,源自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中“目连救母”的故事。目连为救在饿鬼道受苦的母亲,依佛陀指点,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,供养十方僧众,借僧众修行功德之力使母亲得脱苦难。因此,这个节日强调孝亲报恩,又被称为佛教的“报恩节”。
尽管起源不同,但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中,三者的习俗逐渐交织,都在七月十五前后祭祖、超度亡灵,使得这一天成为中国人追怀先人、践行孝道的重要日子。 其核心都是对祖先的缅怀和敬爱,对亲情的珍视,以及对“孝”这一传统美德的执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