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历怎么看?下葬择日基础术语解释!
- 2025-01-09
- 作者:沈阳陵园网
翻开泛黄的黄历,密密麻麻的汉字如同古老的密码,记载着人们对天时地利的敬畏。在现代工商社会,环境变迁,择日选吉之说,也随着时代多有增减。对于殡葬服务和墓地购买等事宜,如何解读黄历,选择合适的吉日良辰,显得尤为重要。本文将解释一些常用的下葬择日术语,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。
“奠基”并非只用于阳宅,一些家族也会在墓地奠基时举行仪式,祈求先人安息。而“破土”则是专用于阴宅的术语,指的是埋葬时破土动工的时刻。与之相对的“动土”则用于阳宅,两者不可混淆。
“启攒”也称“拾金”,指的是将先人遗骨从旧坟中取出,重新安葬。这项仪式需要谨慎选择吉日,以示对先人的尊重。“安葬”是整个下葬仪式的核心,选择合适的日期和时辰至关重要,以期先人福荫后代。仪式完成后,还要进行“谢土”,感谢土地神庇佑。
黄历中常见的“十二建除”是择日的重要依据。建、满、平、收为黑道日,除、危、定、执为黄道日。成、开两日则红白事皆宜。其中,建日利于破土安葬,除日宜祭祀祈福,满日适合祈福迁居,收日利于祈福求嗣。而破日则诸事不宜,需格外谨慎。
“后土”是墓基的重要方位,被视为福神之位,其方位选择关乎家族运势。“密日”即星期日,也与二十八星宿相关,在择日时需要考虑。“成除服”分别指穿上和脱去丧服,是丧葬仪式的重要环节。
在现代社会,一些传统术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。“修造”不仅指修建房屋,也包括墓地的修缮。“移徙”不仅指搬家,也可以指将先人遗骨迁至新墓地。“立碑”则是为纪念先人而设立墓碑,也需要选择吉日。
黄历并非一成不变,不同地区的习俗和理解也存在差异。因此,在选择下葬日期时,最好咨询专业的风水师,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,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安排。“开生坟”,即人未死先修建坟墓,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。而“入殓”和“移柩”等仪式,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吉日进行。
了解这些基础术语,才能更好地解读黄历,选择合适的日期,让下葬仪式顺利进行,表达对先人的敬意,也为后代祈求福泽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,传统文化依然有着其独特的价值,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,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。